【七·一专题】北京化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鄢红同志事迹

时间:2020-07-01浏览:812



鄢红同志今年49岁,现任化学学院教授、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她入党23年,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模范做到两个维护,模范履行党员义务,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参加工作28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被评为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名师;她潜心教书育人、科研探索,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以无私的奉献和突出的教学科研成果为化学类一流学科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鄢红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她在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引入实践论,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世界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她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成绩落后的同学重点关注,单独谈话,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关心他们的心理问题。在学生的答疑群里,她有问必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每学期都有不少同学在鄢老师的关心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2年至今,她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为年轻学子用心讲好每一堂课。她先后担任过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计算化学、化学专业软件实践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教授过的专业包括应用化学、化学、化学优培、能源、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材精英班、生工高精尖班等。目前主要讲授计算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这两门课程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无论讲授过多少遍的课程,她在每一次上课前仍坚持认真备课,并在教材、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不断探索,学习和尝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优良,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除了本科教学工作,对研究生的培养,鄢红同样是全情付出,致力于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她对每位学生的论文从选题到开题,从论文写作、发表到最终答辩,整个培养过程她都亲自把关、毫不懈怠。她的课题组群里,每天都有一名学生做文献推送工作,节假日也没有间断。她经常与学生讨论科研课题,每一位同学发表论文时,她都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熬过多少个夜,她已经记不清。她为每位学生都提供走出校门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的机会,鼓励学生多与实验小组合作,拓宽思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她经常将自己发现的创新思路或创新性论文、讲座等信息分享给大家。在学生遇到学业上的困难时,她和学生一起分析情况,鼓励他们接受挑战,已有多名学生在她的鼓励下进一步读博深造。

如今,鄢红的学生中有多人在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最早毕业的学生已发表了高水平研究论文近40篇,其他学生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传承着鄢老师的学风和理想。


锐意进取,教改先行

1996年,鄢红考取了国家级教学名师张常群教授的研究生,成为第一批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作为主要参加者她先后参加了面向21世纪高校工科(化工类)化学系列课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1996-2000),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等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高等化学CAI1998-2000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系列化的教学手段研究与建设2001-2004)等国内最早的教改项目。参与制作的物理化学MCAI统计热力学MCAI分析化学人机交互测试系统等三部课件,均获得了校CAI软件奖。物理化学MCAI1999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是国内最早出版的课件之一。

2001年,鄢红担任了交叉学科计算化学课程的主讲教师。2006年,担任课程负责人。从2001年建课以来,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课程建设中,始终树立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发展观,科教融合,确保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体现实践性与挑战性。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主体观,在教学活动中,坚持贯彻参与式、开放式、探究式、自主式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现代教学观,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采用BOPPPS有效教学结构,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并上机实践。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多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达到线下线上的深度融合。树立新的质量观,重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忙起来,考核方式多元化。课程改革中强调三结合: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学生学习与探究相结合。教学设计突出高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通过多年不懈的探索,从2006年起,计算化学先后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大学MOOC课程,校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教材获批为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校级优质本科教材,并出版了数字课程。包括计算化学课程建设成果在内的教学改革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计算化学改革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北京化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计算化学的改革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一流专业的建设。其优质资源及教学资料在历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0年以来,鄢红共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市级教改项目8项,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曾获北京化工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及最佳教案奖,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并荣获大宝奖教金及海岸鸿蒙奖教金。在教学改革的路上,鄢红仍在探索前行,因为她坚信,学无止境,教,同样也无止境。


潜心科研,无惧挑战

2004年,在已经取得教学上诸多成绩的时侯,深感自己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鄢红给自己按动了重启键,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段雪院士的博士生,在兼顾教学的同时,开启了科研求学之路。此时,她已有家有子,也不再年轻,她在攻读博士的路上付出了超于常人的努力。在38岁时,她取得了博士学位,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39岁时,她继续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在吴云东院士的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学成归来,她潜心科研,在水滑石层状材料(LDHs)构筑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理论研究。从金属离子的配位角度提出了构筑LDHs二维材料主体结构的八面体变形度判据,并发展了适用于LDHs材料体系的通用型分子力场LDHFF,为实验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指导。项目组已据此合成了200余种LDHs插层结构功能材料,采用此力场进行了30余体系的理论模拟工作。对包括过渡金属组成在内LDHs能带的特征及其对光解水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二维材料能源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此方面论文他引超过124次。作为负责人和参加者先后主持及参与了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项。目前已在J. Phys. Chem. CJ. Phys. Chem. APhys. Chem. Chem. Phys.J. Org. Chem.Angew.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LDHs理论研究的SCI收录论文30余篇参与撰写插层二维材料方面的专著2部。2019年度,受Struct. Bond.编辑部邀请,为182卷撰写了1篇关于LDHs与元素周期表的特邀综述。

如今,鄢红的科研正渐入佳境,但面前依然有很多难题,探索未知,无惧挑战,她还在继续。


热心助人,无私奉献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鄢红积极投身学院的本科教学建设,担任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负责了化学类培养计划修订、专业实验建设、大类分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毕业设计规范等方案制订和材料的撰写。她加班加点,详细调研,为化学类培养计划的优化和一流学科建设、金课建设贡献了力量。

鄢红关注年轻教师的发展,甘愿做年轻人的铺路石。她积极动员年轻教师加入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实验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实现科教融合。并动员了多名优青等高层次人才开设新专业课。她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分享给年轻教师,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多种途径。2019年,她作为团队带头人主持申报的化学系列课程本科育人团队获得校极优秀育人团队。

鄢红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北京化工大学心桥工程精准扶贫教育教学共建项目,和科左中旗中学教师进行交流。在建设之初,她利用自己熟悉的教学手段,帮助两方建立网络联系,举办教学研讨、培训及交流等,打破空间壁垒,走在了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举措创新的前列。她因此获得校教育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鄢红凭借多年线上教学经验,撰写了北化在线、雨课堂等多个教学平台的使用说明,为全校教师无私分享线上教学经验,被教务处进行了重点推送。她积极组织化学学院的在线教学,为各位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对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鄢红作为化学学院唯一一名教师,加入教务处研究性教学团队工作坊,为工作坊的活动献计献策,目前开展的两期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做出了贡献。

鄢红为了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从推荐工作、简历书写,面试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意见。她先后担任两届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均进行一对一地详细指导,她所带应化0903班的学生中有三名同学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四名。29人中有13人进入了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院校深造。她指导的研究生多年来始终保持100%就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也不断提升。

2019年度,鄢红同志荣获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名师奖。她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作为职业理想,自觉以崇高的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执行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