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咏康、劳子桓、李光超三位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5-05-22浏览:10


2025521日上午,应我院赵宇飞教授邀请,香港城市大学彭咏康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劳子桓教授、李光超教授应邀于高精尖大厦307B会议室为我校师生作题为“Coordination Chemistry of CeO2 Surfaces in Regulating Catalytic Activities”“多原子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及结构-活性研究”和“Insight Active Site in Zeolite by Activity Characterization”的精彩报告。报告由赵宇飞教授主持,多名师生参加。

本次报告中,彭咏康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CeO2基催化剂表面及催化反应关键中间体的研究进展,以及调节H2O2活化进行选择性氧化的方法;劳子桓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利用配位化学原理,实现原子级精准合成多核催化剂的策略;李光超教授则为大家分享了关于分子筛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对活性位点影响的相关工作。

三位教授的报告激发了师生在学术思想上的碰撞交流,大家积极提问发言,就相关研究领域话题开展深入探讨。

报告人介绍:

彭咏康教授分别在国立中正大学和国立台湾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英国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沃尔夫森催化中心完成博士学位,并在同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5月任职香港城市大学。目前研究重点为理解纳米材料的表面化学,以设计异质()催化剂和MRI造影剂。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劳子桓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科技学系博士生导师,香港杰出青年基金、港理工校长青年学者。负责高分辨率原位粉末X射线衍射装置的设计建设,并主要从事沸石分子筛与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催化剂的设计、系统化结构表征与反应机理研究。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兼任Coord. Chem. Rev.期刊青年编委。

李光超教授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在牛津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联合博士后研究。202312月起就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科技学系。当前研究集中在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与应用研究,利用固体核磁和同步辐射研究沸石中活性位点的结构与性质。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c. Chem. Re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于1937年,学校以工程、商科、酒店管理、设计等应用学科见长,注重产学研结合,与阿里巴巴、太古集团等企业合作紧密。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57(香港第4)。香港城市大学(CityU)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年轻且发展迅速的研究型大学,以商科、传媒、数据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著称。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62(香港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