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生教育  学位授予点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硕士点及培养方案

作者:  发布日期:2015-03-30

学科门类:工学

 

一级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7

二级学科名称:应用化学                                        专业代码:081704

                            分子材料及其组装化学                专业代码:081721

                            微型反应器与限域合成化学        专业代码:081722

学科专业点介绍

应用化学学科于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本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本学科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2000年增设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在科学研究中始终坚持在化学化工实践中选题,提炼科学问题并深入研究,在开展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之后,最终实现成果转化的发展思路,在超分子插层化学、微系统与限域组装化学、物质清洁转化过程的催化化学、无机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材料化学、环境激素分析与环境友好材料化学以及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均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上也占据重要的学术地位。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就特色研究方向发表了一大批学术文章,申请了100余项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后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气氛浓郁,承担着大量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培养研究生的条件和环境优越。2000年以来已培博士生和硕士生300余人,他们现在已经成长为科研、教学与经济活动部门的骨干力量。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应用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强化与材料、环境、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以及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学术和技术发展动态,使研究工作和水平始终处于前沿地位;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勇于创新,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超分子插层化学  超分子插层结构材料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因其结构和组成具有可调控性,使这类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其产业关联度大、渗透性强、资源利用率高。超分子插层化学是研究实现超分子插层结构并研究材料合成规律的科学。本方向以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术依托,针对层状及插层结构构筑的科学判据、插层组装规律、插层结构与功能强化的科学基础等开展理论研究。

2.微系统与限域组装化学  微系统技术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领域,它汇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学科中新生长出来的微小和微观领域的科学技术群体。限域组装化学是在保持主体骨架结构的前提下,基于化学原理将功能性客体引入主体限域空间内形成具有主客体特征的超分子结构的化学。作为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微系统与限域组装化学以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学术依托,主要研究固定化酶、分子容器、分子反应器、缓释药物、无机-有机纳米网络结构等的构筑以及合成规律。

3.物质清洁转化过程的催化化学  催化技术则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显著节约资源和能源、缩短与简化生产流程、转换原料路线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先进的催化材料、催化剂和相应的催化反应技术已成为促使资源高效洁净利用的技术关键。本研究方向以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为学术依托,重点研究物质转化过程催化科学与工程的应用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发展高效、高选择性和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催化新材料、催化剂工程及相关反应技术,以及探索精细化学品合成反应规律、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4.无机资源有效利用的功能材料化学  无机资源主要为矿产资源(包括液体矿),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原料资源。基于国家矿产资源有效利用和替代有毒有害材料的重大需求,从创造新物质与物质合成技术以及实现资源的生态化利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分子及分子以上层面物质的合成、转化、结构、形态、功能以及相关复杂体系化学制造过程的基本规律。本研究方向以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术依托,重点研究光、电、磁等先进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和薄膜组装及器件化。

5.环境激素分析与环境友好材料化学  依托高新技术手段,开发替代有毒有害材料的新品种,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身心健康、促进科技进步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方向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为学术依托,重点研究含环境激素材料的替代原理和环境友好材料的制备化学。研究工作对于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构筑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本方向在探索精细化学品合成反应规律、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同时,通过分子结构设计研制了一批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化学品包括液晶、药物中间体、日用精细化学品、燃油发动机尾气处理剂、表面活性剂、污水处理剂、油田化学品、金属表面改性处理剂、水处理化学品、特种功能涂料、紫外固化封装剂等。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细化学品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为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三、学分要求

硕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28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8学分,其余为非学位课学分。

四、课程设置

《应用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

18

)

HSS501

自然辨证法

54

2.0

必修

HSS5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0

Eng505

硕士生英语(一外)

72

2.0

Eng551

专业英语

40

1.0

 

Math501

应用数理统计

40

2.0

2-5学分

Math502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40

2.0

 

Math503

数学物理方程

50

2.5

 

Math504

数值分析

50

2.5

 

Math505

最优化方法

40

2.0

 

Ach501

应用化学导论

48

3.0

 

至少选5学分

ACh503

高等物理化学

48

3.0

 

Chem508

高等无机化学

48

3.0

 

Chem502

高等有机化学

48

3.0

 

Chem506

量子化学

32

2.0

 

Chem505

晶体化学

48

3.0

 

Chem571

超分子插层组装化学

32

2.0

 

至少选2学分

Chem511

环境分析化学

32

2.0

 

Chem524

分离科学与技术

32

2.0

 

Chem516

生物无机化学

32

2.0

 

Chem560

高等有机合成化学

48

3.0

 

Chem510

高等无机合成化学

48

3.0

 

Cat512

配位化学与配位催化

32

2.0

 

ACh511

催化化学

32

2.0

 

ACh513

应用电化学

48

3.0

 

ACh531

纳米材料制备化学

48

3.0

 

MSE550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40

2.5

 

可在本表中选择,也可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鼓励跨学科选课。

ACh504

化学反应动力学

32

2.0

 

MSE504

自组装技术在无机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32

2.0

 

Chem518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32

2.0

 

Chem526

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

32

2.0

 

ACh514

应用激光化学

32

2.0

 

Chem545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32

2.0

 

ACh532

材料结构计算方法

32

2.0

 

Chem533

固体表面现代分析方法

32

2.0

 

ACh512

界面化学与应用

48

3.0

 

MSE518

新型无机功能材料

32

2.0

 

Chem519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化学

32

2.0

 

ACh515

工业化学

3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