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1月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承办的2025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化学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化学类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35所高校的150余名师生参加科技活动与研讨,我校化学学院2名教师和5位学生参会。
在11月1号上午的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李艳梅教授做“致知穷理,笃行不怠—清华大学化学强基人才培养初探”的大会报告,中山大学陈洪燕教授做“化学101计划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大会报告,两个报告内容丰富新颖,新理念新观点层出不穷,与会师生倍感获益良多。
交流活动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教师讨论中,复旦大学乔亮、华东师范大学刘路、华中科技大学吴钰周、天津大学王海媛、郑州大学李恺和武汉大学周金平六位老师,分享了各自学校在化学拔尖学生培养体系建设、AI赋能教学改革和实验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报告结束后,与会的各学校老师们就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学生报告分为两个会场,34位本科生分别代表各自学校进行了口头报告。我院基地2201班的况秋伊同学代表我校做了题为“基于化学发光动力学的UiO66缺陷识别与定量”的口头报告,并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获得优秀报告奖。交流活动墙报展示环节,我院基地2201班程实、优培2201班陈湉、应化2304韩峰和基地2301班刘张墨涵四位同学将各自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墙报展示和交流讨论,感觉收获颇丰。经师生点赞海选,陈湉同学获得优秀墙报奖。在墙报展示和学术报告交流中,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同学们互相学习,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验了科学精神,结交了新朋友,也增长了新见识。
闭幕式上,师生们共同见证了优秀墙报奖的诞生,朱亚先老师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大家共同期待明年在厦门大学相聚,期待更加精彩的科技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活动中,化学学院师生代表主动思考、积极交流、踊跃发言,与各兄弟院校师生进行讨论与学习,取长补短,分享借鉴,充分体现了宏德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化学学院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术素养,也展示了我校拔尖基地的初步建设成效。希望低年级的同学能以参会学生为榜样,在科技交流活动中有所收获和感悟,期待明年有更优秀的学子能够代表宏德书院、化学学院和拔尖基地参加交流活动。


